現今市場上很多有毒氣體檢測儀均自稱其檢測結果單位可在體積濃度(ppm)和質量濃度(mg/m3)之間任意轉換,很多用戶也把這種轉換簡單理解為在軟件中置入一個換算公式即可,事實果真如此嗎?
要理解這一點首先我們需弄清楚體積濃度(例如ppm)和質量濃度(例如mg/m3)的概念:
體積濃度是指一定體積的空氣中所含某種氣體的體積數,例如ppm就是指一百萬體積單位的空氣中所含某種氣體的體積數。
質量濃度則是指每立方米的空氣中所含某種氣體的質量數,例如mg/m3。
這兩種單位之間的轉化必然會涉及到分子量的概念,即化學式中各個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的總和。
那是不是體積濃度與分子量二者之間簡單的數學關系就能得出質量濃度呢?答案是否定的,這是因為質量濃度不僅與檢測氣體的分子量有關,還與檢測氣體的溫度、氣壓等環境條件有關,因此,我們通常用下列公式來進行體積濃度與質量濃度之間的轉換:
mg/m3=分子量/22.4×ppm×[273/(273+溫度值)] ×(氣壓/101325)
由上式我們不難看出,要想真正的實現體積濃度(ppm)與質量濃度(mg/m3)之間的實施轉換,除了已知分子量外,有毒氣體檢測儀還必須能夠提供實時的溫度值和氣壓值,而當今市場上能夠同時給出上述參數的有毒氣體檢測儀并不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