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檢測儀器的應用,都應該對與之相關的國家標準有所了解,尤其是國家標準中的檢測方法,只有對這些知識有了充分了解,才能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選用更加合適的檢測儀器。
由于VOCs的組成成分復雜,每種成分在大氣中的含量很低,通常為(0~4000)ppb,屬于超低氣體濃度探測,目前主要采用的,同時也是國家標準規定的方法是氣相色譜法( GC)。該方法是間接測量的方法,需用現場采樣后將樣品帶回實驗室檢測。該方法原理上并不復雜:首先通過物理法將VOC的各種成分依據其物理特性在色譜柱中進行分離后,依次進入檢測器,檢測器輸出一個該隨時間變化的信號,就是被測物質的色譜圖,通過與已知物質標準濃度的色譜比對[14,15,16],計算出被測物的組份和濃度,因此這種方法對未知樣本無法確定種類,
該方法首先涉及到的是現場采樣技術,規范中詳細規定了采樣的器具的材質、規格、采樣的操作規程及樣品的保存和運輸等諸多環節,每一環節都將對測試結有關鍵性的影響。
其次是分離技術,它利用被測物質不同組分在兩相中(固定相和流動相)分配系數等性質的微小差別,連續多次在兩相間進行質量交換,*終獲得分離的技術,根據分離機制可分為:吸附色譜、分配色譜、離子交換色譜、空間排阻色譜。
被測物質經過分離后,進入檢測器,根據檢測器的檢測機理不同,主要分為:1)光離子化(PID)檢測器( Photo Ionization Detector,abr. PID)2) 氫火焰檢測器(FID,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
通過以上分析,色譜法雖然是標準的檢測VOC 成分和濃度的方法,但該方法涉及到采樣、分離、檢測,標準圖譜比對等環節,儀器結構復雜,操作繁瑣,監測周期長等不足。